生產方式
海上養殖
箱網養殖
箱網養殖是用網具在自然水體中圍築立體空間(稱為網袋)並以錨碇纜繩固定於特定海域,於特定海域,在所圍築的立體空間內,利用天然的海洋資源從事養殖,提供魚類更自然的成長空間,並定時前往投餵人工飼料。
海上牡蠣養殖
台灣養殖牡蠣已有多年歷史,起初以插枝為主,到1960年開發垂下式養殖。近年由於向外海發展研發了浮筏式、延繩式養殖。
- 插枝式
- 垂下法
- 平掛式
- 浮筏式
- 延繩式
陸上養殖
生態養殖
千年前中國開始四大家魚的水產養殖,採取混養,池子內各階層的生物自然成長,組織成動態且完整的生態系,這樣的養殖,對環境傷害低且能嘗到美味健康的食物。
- 生態養殖水產品:海水白蝦、烏魚、台灣鯛、虱目魚、銀鱸、七星鱸、文蛤
- 【註】菌相 : 水中細菌的組成、藻相 : 水中微細藻的組成、生物相 : 水中生物的組成
野生捕撈
一支釣Hook & Line
一支釣又稱「手釣」,將一根細繩鉤住綁有鉛塊的鉤子,拋入海中,漁夫憑藉自身經驗,以手來感覺於是否上鉤,有限度的向海洋索取資源,是古法傳統的釣魚法,也是目前公認對海洋生態衝擊最低,且漁撈目標性最高的漁法。早期一支釣的作業,是由有母船載一、二十隻小竹筏至漁場下放進行;風險極高;現代船隻普遍、馬力大加上有良好的電子及機械設備,漁獲能力已經不可同日而語。
一支釣水產品:鯛魚、紅魽、黃雞魚、石班魚、齒鰆、石首魚、鯖魚、花枝、透抽、白帶魚等等。
延繩釣Long-Line
俗稱「放緄仔」。一條緄,包含一條幹繩及多條按一定間隔固定在幹繩上的支繩,下端鉤有釣餌,逐一放入海中。幹繩上繫有浮標會顯示位置。依照捕魚大型或小型,釣繩可粗或可細;依照漁獲棲息地的深度可分為浮水、沉底或離底的放繩。底棲大型魚採用沉底延繩釣;中間水層的魚貨採用離底延繩釣;沿海進中表層洄游魚群則是用浮水延繩釣。
延繩釣水產品:鬼頭刀、鮪魚、鰆魚、石班魚、鯛魚、白姑魚等。
曳 繩釣Trolling
使用漁船拖曳有釣鉤、釣線的作業方式。在船隻兩側架橫竿,將掛有餌鉤的曳繩透入海中誘魚上鉤。主要釣捕游泳速度較快的大、中型魚類。
曳繩釣水產品:阿拉斯加鮭魚、鰆魚、鰹魚。
火誘網
用魚群的趨光性,船隻點燈,於夜間在沿岸或近海地帶用網具圍繞捕捉群聚洄游性魚類。近年來盛行的扒網(三腳虎)是結合火誘網與圍網的一種新式漁法火誘網。
火誘網水產品:中卷、軟絲、丁香魚、秋刀魚、鯖魚、鰺魚。
刺網Gill Nets
“刺”網指的不是以”網”的型態,而是”魚”的型態。也就是說不是拿網去刺魚而是讓魚自己刺上網子 – 就好像捕捉飛鳥的透明網子,讓水中游的魚陷身其中無法逃脫。由於刺網是一種被動的漁法,不需在海上追逐魚群,因此消耗能源較少是低碳的漁法。刺網分為定刺網及流刺網2大類, 又有用於水面的浮刺網及用於水底的底刺網之別,其差別在於是否固定於一定之水域及水層。
公海中使用流刺網隨潮飄流綿延數海浬,許多迴游魚種皆栽在它手上所以又稱「死亡之牆」,目前公海已全面禁用流刺網作任何型式的捕撈, 但是全世國沿近海仍常使用刺網, 因為刺網也是一個易於管理的漁法。使用刺網另一個缺點在於魚獲上網一定時間後可能會死亡,因此前後不同時間上網的魚鮮度會有差別。
刺網水產品:鰆魚、烏魚、鮭魚等。